醫用中心供氧系統安裝設計方案范本
鄉鎮醫院、社區醫院等中小型醫院用氧相對較少,因此中心供氧系統可以滿足用氧需求。醫用供氧系統由公交車、氧氣恒壓監控裝置、安全報警裝置、減壓裝置、輸送管道和終端組成。內輸出的氧氣經減壓裝置減壓至0.3~0.5Mpa后,通過管道輸送至手術室、重癥監護室、病房等終端。
(1)氧氣來源:
根據刻度,客車可選擇5個氣缸為一組,共兩組,其中一組作為備用,每個氣缸配有截止閥。當一組氣瓶壓力低于規定范圍時,能自動發出聲光報警,并手動切換到另一組氧氣瓶。
⑵泄壓裝置
該病房設有二次減壓裝置,將液氧站輸出的1.6MPa氧氣通過氧氣主管道輸送至住院樓二次氧氣穩壓箱入口。每層設置二級氧氣穩壓箱,將氧氣降壓至0.2 ~ 0.4 MPa(可調),再通過病房氧氣管道輸送至病房終端。最后通過加濕器上的流量調節器調節壓力,供患者吸氧。
采用兩級穩壓裝置,防止系統發生故障,不會向病房輸送高壓氧,患者吸氧安全。
穩壓裝置采用雙回路設計,一路使用,一路備用。故障時,可關閉該回路閥,打開備用回路閥穩定供氧。
圖像關鍵詞
(3)報警裝置:
如果輸送到建筑物內的氧氣壓力上升(下降)超過規定值,報警盒會發出聲光報警信號,提醒工作人員及時處理。
(4)氧氣輸送管道:
氧氣管道連接氧氣源和各個終端。氧氣管道安裝在各用氣點的吊頂內,主管安裝在獨立的管井內。管道布置應盡量避開柱子。主管道是從氣井到走廊支管再到病房。走廊支管設置在天花板內,每個病房的進氣管從相應樓層病房天花板內的走廊支管引出。當主管到達耗氧點時,將使用最短的設計管道向病房、手術室等耗氧點輸送氧氣。給病人吸氧。氧氣管道的接地電阻小于100歐姆。
⑸、終端設備:
終端安裝在病房床頭側的墻上,離地1.35—1.45米,沿床頭墻布置。主要由新型氧氣帶(靜電噴涂)、氧氣管道帶維護閥和氧氣插裝閥組成。
①美觀、實用、安全性高的新裝備帶:
新型氧氣帶采用優質鋁合金制成,表面采用靜電噴涂技術處理。具有色澤均勻、強度高、耐腐蝕、耐老化、不褪色、附著力強、顏色多樣等優點。表面顏色可根據用戶要求選擇。
②氧氣旋塞閥:
吸氧旋塞閥具有密封嚴密、封堵靈活、使用壽命長、外形美觀等特點,性能高于國內同類產品。使用時,將帶插入式快速接頭的濕化瓶或吸引瓶插入快速插座,氣體會進入濕化瓶(吸引瓶),然后調節濕化瓶(吸引瓶)上的調節閥,為患者提供合適的流量。停止時,只要按下快速插座上的鎖環,快速接頭就會彈出,自動停止供氧
③帶維修閥的氧氣管:
氧氣帶維護閥裝置采用嵌入式專用鑰匙開啟,不僅可以防止患者或其他人員隨意切斷氧氣,還可以在氧氣插裝閥出現故障時,讓人員關閉維護閥進行維護。通常情況下,它是開放的。
延伸閱讀
醫院中心供氧系統設備配置方案
根據鄉鎮衛生院床位規模、服務人口數量、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服務半徑、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等因素確定。,并根據鄉鎮衛生院的類型、基本任務和功能,每千服務人口(按本鄉鎮常住人口和暫住人口計算)設置0.6 ~ 1.2張床位較為合理。根據當地情況,鄉鎮衛生院的床位規模一般在20、30、50、100張左右。鄉鎮衛生院床位數中心供氧系統可按病房設計(每床配一個氧氣,一個傳呼機,一兩個插座,一個床頭燈和開關,可根據需要設置負壓吸引)+床位數+手術室(一般每個房間配兩個氧氣)+急診。
摘要
中心供氧系統設計的要點是什么?做好這三件事是關鍵。
中心供氧系統是醫院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系統。疫情常態化下,是保障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關鍵設備。在醫院搭建中心供氧系統,首先要做的就是設計好。中心供氧系統的設計是一項很強的工作,系統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一絲不茍,才能其安全運行。下面從氣源選擇、設備選擇、管網設計三個關鍵方面,介紹中心供氧系統設計需要注意的要點。
在氣源設計方面。中心供氧系統的氧源可選自醫用分子篩制氧機(俗稱醫用制氧機)、液氧儲罐和氧氣瓶母線,或兩者的組合。可根據醫院規模、安裝條件、發展規劃等因素設計合適的氧源。中心供氧系統設計的總體要求應該是中心供氧系統運行的高可靠性,即“任何情況下持續供氧”。
在設備選擇方面。重點是氧源設備的選擇。一般有醫用分子篩制氧設備,液氧儲罐,氧氣總線供氧。通過比較三種氧源設備的特點,結合醫院自身需求,進行選擇。含氧量高的綜合醫院一般采用醫用分子篩制氧設備或液氧儲罐作為主氧源,氧氣總線作為備用和應急氧源。選擇液氧儲罐時要注意安全防火間距的要求。另外,在配置上盡量采用“一機多用一備”的形式,機器同型號進行維護。
在管網設計方面,中心供氧的管道應采用無縫銅管或無縫不銹鋼管,并按規定安裝。安裝前,應根據規定對內部進行清潔和脫脂,并用無油壓縮空氣或氮氣進行清潔。禁止存放在多油的地方。所有管道進場前試壓合格,并經過脫脂、脫脂、干燥后運至現場,兩端封閉;管道安裝不允許與易燃、腐蝕性氣體、電纜、蒸汽、空調等共管井共用橋架。
此外,中心供氧系統的設計還需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醫院所在區域環境、運營要求、醫院預算、周邊人口等實際情況,從醫院未來發展出發,綜合考慮醫院運營目標、低碳節能發展指標、醫院智能化建設水平等諸多因素。